【前景觀察】
結論之一:會議小空間 投影大體驗
在現代辦公相對緊湊的huddle
space中,交流協作的空間被充分地利用,一體化、智能化的設備快速地構建起一個功能齊備的會議場景。
客觀會議效率而言,huddle
space確實能夠將與會者更好的調動起來,共論核心議題,為決策產出與促成溝通附加更多可能。然而從傳統的會議場景轉型而來,參會人的主觀會議體驗同樣是影響與會成果的重要因素。顯示設備作為會議報告展示、思路分享、遠端交互的承載平臺,在會議場景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那么在相對小空間的huddle
space,顯示畫面尺寸是否也應相應的“小”呢?其實并不如此。應用投影營造“大”顯示更加凸顯會議空間的現代感與實用性。
首先,習慣傳統會議場景的與會者對于“大屏顯示”已有相對良好的體驗,其次在會議進程中,起主要決策職責的領導人物通常位于屏幕遠端,方便結合兩側座席意見作出決策,如果屏幕過小則會導致決策者看不清內容。
此外,大屏幕所展示的圖像與現實中事物的比例更加貼近,從而更容易產生真實感與沉浸感,在進行遠端項目連線時,對方與會者的影像呈現在我方面前更像本人,同時我方看到的對方也更加真實,便于感受真實項目現場的情況。
huddle
space更趨向“會議室無處不在”的愿景,零散化辦公現狀下,有價值的思維火花迸發都渴求一個協同平臺來分享,這點上看,超大畫面的投影也許是更加適配huddle
space場景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