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原創文章】
序言:隨著投影產品介入文旅行業頻次提升;各地方部門、專業機構開始重視由投影方案做呈現的文創項目;“投影影像”與“文化”的聯系逐步加深,“投影地標”增多。鑒于大多數項目的受眾和消費群體是年輕一代,2023年,影像科技行業-青年作者平臺“影音Z評”開展全國“投影文旅項目和地標”探訪之旅。旨在以青春觀眾視角,鑒賞投影影像文化作品,突出科技文旅融合特色和投影科技的呈現力……
時 間:2023年8月2日
地 點:河南 洛陽 大河薈
探訪人:Z世代小編、博物館小達人、影像藝術癡、夜游神 - 光影行者 小旋風
時至八月,萬千學子們“寒窗苦讀”后久違的暑期假日正值旅游高峰期,面向這些新時代的游客,全國各大旅游景點相繼開啟“時代化改造”,這其中影像文旅作為景區創新形式之一備受Z時代游客喜愛。
跟隨學生們暑期夏令營的腳步,影音Z評的探訪足跡行至神都洛陽,緊鄰高鐵站的“中國石窟之首”——龍門石窟成為了我們此行的首要目的地。
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其中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皇家石窟。歷史上,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生于此。隔岸對望那最具標志性的由武則天根據自己的容貌雕刻的盧舍那大佛,再觀山體上孔洞內無數精絕的文化瑰寶,歷史的厚重感迎面襲來,內心翻涌起對古人巧奪天工之創造的敬仰。
游覽之余,影像總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之外的驚喜。“三維數字化”采集對于像龍門石窟一樣極具歷史研究價值與文化傳承的造景而言,其意義絲毫不遜于對文物古跡的“搶救性挖掘”。科技的力量讓我們“未雨綢繆”的將那些不可再生的、極易失去的重要之物永遠保留在“元宇宙”彼端。
“無上龍門”沉浸體驗館作為龍門石窟景區數字化升級的代表,其內的巨型球幕沉浸式觀演成為了無數游客必經的網紅打卡地。進入球幕廳一眼便見到了我們熟悉的“坐于蓮上,如花盛開”的投影機,抬頭向上看去,穹頂上還環布著眾多隱藏式安裝的投影機,整個空間內共計19臺激光高亮工程投影機。
球幕影片以歷史上的洛陽作為切入點,眾人席地而躺,望著穹頂上似時空穿梭般的畫面,來到“舊時神都”。洛陽西依秦嶺、東臨嵩岳、北靠太行,自古有“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的說法,也為“兵家必爭之地”。
投影之下,明暗顯著,色彩深邃的烽火狼煙圖景呼之欲出,聲與影的共鳴渲染出緊張的氣氛。一番嘈雜之后,這場戰火的席卷并非是帶來毀滅,而是賦予了這片人杰地靈之地一朝的安寧。
東西兩山相峙,伊水淌于其間,望之若闕。龍騰伊闕,為這片福地帶來祥瑞。
朝值盛唐,天下和美,投影純正濃郁、絢麗繽紛的色彩將這祥和的圖景描繪得淋漓盡致。高對比度下,深邃的夜空與下界的色彩邊際分明,色彩之間過渡平緩,細節紛呈。
盛世之下,龍門石窟這一流芳千年的文化瑰寶迎來了其歷史上的最高峰,當影像下的盧舍那大佛加持金身之時,在場眾人不免贊嘆科技不僅是記錄歷史、重現歷史,更是在傳頌歷史、升華歷史!
歷史上的神都、盛極一時的圖景、凝聚古人智慧與心血的天工石窟……歷史的過往似近在眼前,卻又遠在云端。
穿越重重云靄,這里過往的一切便留“龍門”二字足矣!
這是歷史的震撼,又是影像的魅力,雁過留聲,而“影過印心”,我們喜愛影像、擁抱沉浸,正因如此。
影像足跡洛陽之行盡是精彩,“無上龍門”深入我心,而精彩未完待續……
——前方,“尋跡洛神賦”等你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