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原創報道 – 北京- 2023年12月】
在對光影藝術心懷熱愛的驅動下,我們走過許多地方,看過許多展覽,卻似乎未曾停下腳步靜靜感受光影之下的城市夜生活……因為工作原因,投影之窗文旅編輯習慣性地走進各色光影展覽并細觀影像應用的亮度,然而對于光影藝術所服務的最大群體而言,逸散于生活中光影碎片才是他們認知影像、喜愛影像的最重要渠道。投影之窗文旅編輯借此北京朝陽燈光節之際走上街頭,回歸生活,一番游覽之下有所感亦有所問,分享如下……
在夜幕降臨京城之前,我們先來到了位于東福寺街道的一家咖啡店,一場光影快閃活動在此默默等待有緣人……
簡單的布置卻也十分細心,良好的自然光遮擋措施使得影像的內容表現極具視覺張力。筆者在此處停留了兩小時有余,其間顧客零星,甚至有些人僅是為了來咖啡店點一杯飲品,并無心走入此空間內,但凡是進入這里的人至少會靜坐半小時。
就觀看體驗而言,循環播放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大概率并非觀眾的喜好,更與所謂的藝術鑒賞毫無關系,但正是這樣一個略微昏暗、安靜且免費的空間,有足夠的“魔力”留住來此的顧客。人們并不在意身邊放映的影像內容是什么,但偶爾看到令人驚艷的一幕還是會投出贊許的目光,這或許影像的魅力?但我想這更多是源于人們渴望尋求一個與外界(長期生活的空間)略有些不同,卻又不出格(非全沉浸式,不脫離現實)的放松休息的空間。
不知何時夜幕已微垂,投影之窗文旅編輯此時也已穿行于朝陽公園的林蔭小路之間,遙望而去,斑斕的光彩指引著前路,令人神往……
行至河畔觀景臺旁,已有眾多市民在此拍照打卡,他們多是居住于附近,閑庭信步于此,至于特意慕名而來的游客則是少數。
于彼岸搭建的LED大屏以極高的亮度在射燈光線的籠罩下呈現出視覺觀感優秀的畫面,此岸的“投影花朵”將隔岸觀影向互動娛樂再提升一個檔次,提供新鮮感的同時充分滿足市民“打卡”的需求。
觀影數分鐘,原本靜謐的湖面突然被投影點亮,“我愛朝陽”的水面mapping配合湖面上閑游如常的天鵝燈形成了無數游客心中“科技感爆棚”的光影高潮演繹。
從朝陽公園繼續走進藍色港灣商業街區,燈光依舊璀璨,但影像則由主導地位退居至氣氛組,在商圈步行街內不時點綴,調動游客興趣。此時影像的“拍照打卡”能力更多是為存在已久的商業街區增添活力,通過游戲性的拍照互動、動態的影像內容把人流留在商業空間內,以此推動商業綜合體發展。
漫步在光影交錯的街頭,筆者心中浮起3問:影像為城市亮化、打造特色文化做了什么?光影之于常規夜間商業生態應處什么位置?非營利性的光影項目有何意義?
宏觀來看,朝陽燈光節的舉辦應是推進城市夜間亮化高質量發展;打造城市新業態、新商業綜合體;豐富民眾夜生活等一系列事宜的重要舉措。將目光放遠,國外眾多城市也已將“城市光影打造”作為常規的城市風貌建設。而影像在這之中區別于燈光,它不只是要“點亮城市”,而是要讓城市更加“精彩”。
通過有觀看價值與意義的影像;結合時興IP、運用紗幕,水幕樓體mapping等多種形式的視覺表現手法將城市“舊貌換新顏”,這是影像在城市夜游打造中獨一無二的“特色玩法”。而打造城市/區域特色文化則又上升到文化傳承、城市規劃等一系列需要商榷的因素,但不管怎樣,影像所提供的是一個基于大眾喜愛的表現力極強的優質內容呈現平臺。
在城市夜間亮化的“光影改造”后,光影與常規商業業態誰應為主導?顯然是后者。光影亮化是打造/推進城市夜經濟的重要手段,見之于實踐,糅合了光影元素的新商業業態是否會因光影的過分“喧賓奪主”而暗淡了本身的色彩,十分值得重視。
正如上文所述,光影在商圈中的穿插更多是為了以趣味性填補游客在逛街時“無聊”的時間,但光影內容的新穎程度又是吸引游客注意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個人認為光影在大眾商業空間中的應用貴在精且分散而不在多且冗余。
最后一問也是光影介入城市風貌改造不可回避的問題。在此次游逛中投影之窗文旅編輯進入的光影快閃空間便是一則代表案例,就此案例而言,快閃這種社會性極強的活動形式似乎是數字藝術家作品更廣域接觸觀眾的良好形式。但其中存在問題包括:并非所有觀眾對一類光影藝術作品均感興趣;觀眾參與度難以考量且大多數情況下極低;觀眾并不在意光影快閃活動內容,無視數字藝術創作……
不同于商業化運營的光影項目,對于觀眾毫無觀賞成本的影像內容往往呈現出無人問津與成為喜聞樂見的網紅聚集地兩極分化的狀態。我們拋開“為情懷而生”的非營利光影項目,眾多此類項目存在的意義便是宣傳,商業形式的品牌宣傳或是如朝陽音樂節一般的“城市風貌宣傳”。然而即便是此類項目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支持,大量投入下承建而起的項目在面向大眾開放后的成效預期多是未知的。民眾是否為此買賬更多源于身負引流使命的光影項目本身是否足夠優秀,然而非商業化運營直接導致了光影項目的內容創作與建設缺乏核心動力。
由此引申到影像參與城市夜間新經濟生態建設的話題中,非營利性質的光影項目能否通過與更多矩陣產業的聯動創造新的收益,以此反哺光影項目,提升其對優質項目的創作動力,最終形成有廣大民眾參與其中的良性夜經濟閉環,應是各行業從業者、領導者應思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