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多人都知道投影機亮度是很重要的參數,但是如果要得到亮度和其他一些指標必須借助專業儀器設備才行。《個人電腦》實驗室數年前就購置了專業測試設備,最近為了滿足更全面的測試需要,我們更新了測試設備,購置了一臺柯尼卡-美能達CL-200色度照度計,有了它的幫助,我們的測試過程可以更高效,而且測試項目也更豐富。 |
|
|
|
多年來我們一直參考美國國家標準協會制訂的ANSI標準測試投影機的亮度等指標,這一標準也是業內公認的標準。最新的ISO21118國際標準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廠商的認可,實際上這一標準在亮度等參數的測試方面也是基于ANSI標準所確立的測試方法。因此我們得到的測試結果和按照ISO21118得到的產品標稱亮度是有一定可比性的。ISO21118規定產品的出廠亮度不低于標稱值的80%,我們經過測試發現,參測的投影機基本上都達到了這一標準。
如今,《個人電腦》實驗室可以測試投影機的亮度、對比度、均勻性、色彩范圍和均勻性、噪音等諸多指標,在媒體實驗室中是絕無僅有的。即便你并沒有親眼見到這些投影機,通過我們的測試就能告訴你哪款產品更能符合你的需要。
亮度
投影機的亮度指的是投影機投射出的所有光線總和,單位是流明。要準確理地解亮度的含義,還需要了解一些簡單的光學知識。測試的時候,我們使用照度計測試投影屏幕上的平均照度—單位面積上接收到的光線的數量,單位:勒克斯。將平均照度乘以畫面尺寸,就得出了屏幕上接收到的全部光線—也就是投影機發出的全部光線的數量了。測試的時候我們使用ANSI標準采用的九點方法(ISO21118標準也類似),均勻分布在屏幕九個測試點上照度的平均值就是屏幕的平均照度。
需要說明的是,按照ANSI標準,測試亮度前需要對投影機的亮度和對比度進行優化調節,讓投影機達到很好的灰階表現—必須能區分出ANSI規定的八個不同深淺的灰色色塊。我們在測試前也按照這一要求對投影機進行調節,所以測試的結果并非投影機的最大亮度,而是ANSI優化亮度。
也許你會說,我們用眼睛看看屏幕上的畫面有多亮不就行了,還用測試嗎?其實投影機的亮度指的不是屏幕的亮度,因為對于同一臺投影機來說,投射的畫面尺寸越大,畫面就會越暗,所以不能簡單地從眼睛看到的屏幕明暗程度來衡量投影機亮度。此外,測試中我們還發現,畫面的顏色可能會影響我們對畫面亮度的判斷,例如兩個畫面的亮度一樣,但是一個偏藍一些,一個偏紅一些,我們會以為偏藍的那個更亮一些。
從測試結果看,受到價格限制,參測的SVGA經濟型投影機亮度不高,但是也有不少產品達到了2000流明,特別是那些價位較高的產品。這樣的亮度水平基本上可以應付十幾人甚至幾十人的中型會議室的使用需要,當然環境光線不能太強。
亮度不均勻性
投影機的光源就是一個燈泡,而燈泡照亮物體的時候總是中心區域亮,四周暗。投影機內部采用了特殊的光路設計,可以減輕這種亮度不均勻性,但是不能完全消除。測試亮度不均勻性使用和亮度測試相同的九個測試點,不過在角落處增加了四個點,因為這里是很多投影機的薄弱環節。中心九點照度值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就是中心區域不均勻性得分,而全部十三點照度值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是角落亮度不均勻性得分。不均勻性小于1.2時就不容易察覺了,不過這對投影機來說顯得比較苛刻。一般來說投影機中心區域能夠小于1.5就可以接受。畢竟是幾十甚至上百英寸的超大屏幕,存在一些不均勻也不是難以接受的。
色彩不均勻性 和亮度不均勻性類似,我們測試白色畫面中心九點和邊角四點的色度值,求出各點色度坐標x、y的最大偏差的平方和再開平方,得到的就是色度偏差。0.003的色度偏差人眼就能分辨出來,但是一般情況下0.010左右并不會覺得不可接受。從測試結果看,中心區域的偏差基本上都不大,只是個別產品在角落處偏色明顯一些,好在角落對畫面整體的影響有限,所以還可以接受。
對比度
和亮度類似,這也是個充滿爭議的指標。ANSI標準在4×4的黑白棋盤格畫面下測試對比度,然而很多廠商都采用全白和全黑(FOFO)屏幕亮度之比來表示對比度。使用這兩種不同測試方法得到的結果之間差異可以超過100%。這兩種方法測試結果之間之所以會有巨大差異,其實不在于方法本身—測試LCD顯示器時這兩種方法幾乎沒有什么區別,主要是投影機的光路自身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導致畫面上原本應該漆黑的地方,被從周圍明亮區域反射、散射或折射的光線照亮,使得對比度不如用全白全黑方式測試的高。
實際上,在顯示計算機靜態畫面時,用戶很少會看到全黑和全白的畫面,我們對對比度的感知也往往是通過同一幅畫面的反差來感受的,所以ANSI對比度更貼近PPT演示這類應用的實際使用感受。不過如果播放視頻內容,經常會出現一些很暗或很亮的畫面,那么FOFO對比度的高低就會影響此時的觀看感受。
從測試結果看,DLP投影機的對比度顯然處于領先地位,ANSI對比度超過了300∶1。LCD投影機主要在100至200∶1。這主要是DLP引擎在對比度上相對于LCD有先天的優勢所致,這種優勢在FOFO對比度中體現得更明顯。DLP可以輕易達到1000-2000:1,而LCD通常只有300-700:1。對比度得分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畫面的反差,對比度越高,畫面反差越好,立體感越強。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商業和教育應用,投影機很少在昏暗的環境下使用,對比度指標也不必斤斤計較。因為環境光線會顯著提高畫面暗部區域的亮度,讓一些畫面細節淹沒在環境光線中,實際得到的對比度可能還不足100∶1,高對比度投影機的優勢也就無從發揮了。不過如果是在昏暗的KTV包箱、客廳這些地方觀看電影視頻畫面,那么對比度高可能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色彩飽和度 我們使用和測試顯示器類似的方法,通過測量RGB三色色度值,可以在色彩空間上繪制出投影機能表現的色彩范圍,我們將這一色彩范圍和NTSC色彩范圍相比較得出的百分比作為色彩飽和度的成績。一般來說,Windows以及HDTV設備都符合sRGB規范,sRGB色彩范圍大致是71%NTSC,這也是主流的液晶顯示器和CRT顯示器所能達到的色彩范圍。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LCD產品在70%左右,有些已經達到sRGB標準,而DLP投影機色彩整體上要比LCD投影機遜色一些,主要原因在于綠色飽和度不好,由此也影響了對黃色、青色等混合色的表現。不過我們也看到一些DLP投影機已經達到了60%。從畫面實際感受看,LCD投影機色彩非常鮮艷,但是它們的綠色往往偏黃,畫面整體上有偏色的傾向。對于飽和度接近的DLP投影機,實際觀感卻可能相差很大,有些感覺畫面色彩自然平衡,有些就非常淡,這和它們對層次,特別是亮部層次的處理有關。一些DLP投影機為了獲得足夠的亮度,在顯示淺色時幾乎完全沒有顏色,所以影響了畫面觀感。
廣角特性
我們以65英寸屏幕為統一規格,看看投影機要得到這樣尺寸的畫面至少需要距離屏幕多遠。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明顯縮短投影距離,這樣和光學變焦(畫面縮放)配合,可以不用反復移動投影機位置,就調整出合適的畫面大小。如果投影機需要經常外出攜帶使用,由于使用環境復雜多變,那些廣角特性好(測試結果小于兩米)的產品擺放起來會從容一些。
噪音
我們采用噪聲計以常用的A計權模式測試了投影機的工作噪音。測試的時候我們讓投影機至少工作30分鐘以上,然后用噪聲計在前、后、左、右、上五個方向距離投影機五十公分處測試投影機噪音,測試結果是這五個方向的平均值。通常,投影機體積較大會有比較充足的空間用于散熱,使用更大的風扇尺寸,轉速更低,所以噪音會低一些。另外,如果投影機亮度不高,也就不需要高速風扇散熱,噪音也就不會太大。對于較小的使用環境,噪音太大會較多地分散聽眾的注意力,降低演示效果。從測試結果看,由于很多產品亮度不高,所以噪音比XGA主流投影機普遍要低一些,低于40dB的得分就已經很不錯了。
白點色溫
我們測試了白色畫面的色溫值。sRGB標準色溫為6500K,但是商業演示不一定追求準確性,所以色溫有些偏差也不是什么問題。通常色溫高會讓畫面偏藍偏冷,色溫低會感覺溫暖偏紅。9300K讓人感覺清新靚麗,也是亞洲人比較喜歡的一種色溫設置。5000K則是一些印刷和圖像處理行業常用的色溫。
圖像質量主觀評價
除了使用儀器測試,我們還按照慣例對所有投影機的投影效果進行了主觀評價。我們使用了一組包含黑白文本、電子表格、Windows桌面、PowerPoint幻燈片的圖片,用來考察投影機用于辦公應用時的畫面質量。測試人員會著重考察清晰度、均勻性、色彩準確性、是否存在重影和拖尾等畫質缺陷。而另外一組彩色照片則用來考察投影機用于圖像應用時的畫面效果,著重考察色彩飽和度、表現力、準確性,以及層次過渡、動態范圍。為了讓主觀評價更準確,我們采用一臺SONY專業CRT顯示器作為參考對照,并且采用Xrite
Eye
One參考色彩管理系統對顯示器色彩進行了精確的校正,所以它的畫面色彩和層次可以作為標準來衡量投影機的表現。另外,我們還使用DVD播放電影來考察投影機的視頻表現,包括清晰度、色彩、層次等方面,測試時使用了S-VIDEO接口,因為參測產品都能提供這一接口。此外,我們還像以往一樣使用DisplayMate專業版通過一些專門的測試圖樣檢查投影機的畫質缺陷。
總的來說,LCD投影機的色彩鮮艷飽滿,多數DLP產品色彩暗淡不生動。不過我們也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盡管有的DLP投影機的色彩飽和度指標不高,可是在顯示一些鮮艷的照片時卻并不比飽和度高的LCD產品遜色,甚至反而更賞心悅目一些。這一方面是因為色彩飽和度僅僅表明了可以顯示出的色彩最大范圍,但是一副畫面是否鮮艷悅目卻不僅僅是這一個指標就可以決定的,每種色彩的灰階曲線形狀(gamma曲線),色彩平衡等都有影響,甚至還和我們的審美取向有關。另一方面,DLP投影機如果不是為了獲得高亮度而讓很多淺色層次幾乎完全沒有了顏色,那么它還是可以做到不錯的色彩效果的,例如使用照片、sRGB模式往往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色彩飽和度得分固然可以表示出投影機的最大色域范圍,但是不等同于我們看到的畫面色彩效果。我們還注意到DLP投影機的畫面色彩普遍比較中性平衡,而LCD往往或多或少出現偏紅或偏綠的整體上的偏色。
層次過渡上的不足仍然在DLP產品中普遍存在,暗部陰影和白色高光的層次過渡往往生硬唐突。高光部分的問題也和DLP針對亮度優化有關。另外,暗部層次不好也是DLP投影機容易出現的問題。
視頻方面大部分產品的表現都可以接受。一些DLP產品的色彩表現中性自然,和LCD常常帶有偏色的略顯夸張的畫面相比,似乎看起來更舒適些,讓我們印象深刻。整體上講,DLP產品的對比度都比較高,畫面反差鮮明,但是往往層次變化比較突然,亮部和暗部的層次細節丟失,有些DLP產品的畫面嚴重偏暗,而LCD投影機這方面表現要好得多,只是它們播放16:9電影畫面的時候,屏幕的黑色遮幅明顯不夠黑,有些發亮,這是因為它們的對比度不足帶來的問題。
考慮到這些SVGA產品可能會顯示更高分辨率的畫面,所以我們使用XGA分辨率畫面輸出給它們,看看它們是否能讓畫面中的文字正常顯示出來。我們發現,所有產品都會讓文字的清晰度受到影響,這在意料之中。不過松下、NEC、Epson的表現比其他產品稍稍好一點。但總的來說清晰度的損失還是很明顯的,所以我們還是建議你把電腦調整到SVGA分辨率再輸出給這些投影機。
《個人電腦》
|
|
|
|
|
|